欢迎光临金辉铭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水管爆裂“谋杀”了多少水资源?


近日,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在哈尔滨市平房区一处刚刚被拆迁的工地上,由于自来水管破裂,成吨成吨的自来水哗哗地冒了几天,几乎将附近一个干涸的人工湖填满,相关部门迟迟不能解决问题。就在同一天,哈尔滨市水务局向广大市民发出通知,担负主城区300万人口生活生产供水的磨盘山水库水位和库容量创下了水库建成后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号召广大市民提高节水意识,并从即日起整治浪费用水现象。


   一边是无来由的浪费,一边是有目的的节约,这两则新闻放在一起令人纠结得很。让笔者想起了小学常常算不清的一道应用题:一个水池每分钟进水多少,出水多少,问如果进水管、出水管同时打开,多长时间可以注满水池。是的,应用题可以这么出,现实生活中谁要是吃饱了撑的这么做,就免不了挨板砖。可是,上述一个跑水的新闻,一个节水的号召不就是这个应用题的现实版吗?


   破损的水管曝光后立即被修理好了,就足以证明解决“水管爆裂”并不是什么难题,完全可以迅速解决的。但是,事故发生后,附近的热心居民多次找到该工地的征收单位平房区政府和当地自来水公司,却因双方互相推诿,均拒绝承担责任导致水管迟迟修补不上,一任滚滚自来水长流。试想,民众需要多久的节约,才会补上这个人工湖的大窟窿?


   “保护水源,节约用水”,这个口号喊了几十年了,可是时至今日,一旦发生跑水事故,政府相关部门竟然难以确定责任,甚至推卸责任,只有在被媒体公诸于众后才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真是让那些精打细算过日子的百姓大骂“败家子”。珍贵的自来水填满了偌大的人工湖,表面上是自来水白白流掉,实质上被水冲走的还有公众对政府城市管理者的信任。


   节约水资源是全社会全民的责任,不光靠居民管住自己家的水龙头,有关部门更应该看好“大龙头”,从思想上加强责任意识,从技术上有效防治跑水现象,这样才能有效地整治水资源浪费现象。


   近年来,因水管出问题导致跑水的新闻屡见不鲜,水管的维护、修理工作亟待加强,不然,再节约的用水,也只能是“丢了西瓜捡芝麻”。1973年起日本便有计划的更换旧水管,尤其是对有漏水事故发生的水管马上更换,如今大部分地区已经换成了不锈钢水管。同时,城市用水中心对水源到供水管的整体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可凭借该中心的压力感测器尽早发现漏水现象并及时解决,这一方面很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