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辉铭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家装行业的三大“新陷阱”

经济的不稳定,不仅考验着各行各业企业的经营能力,也考验着企业的诚信度。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低迷,装潢市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有些企业不想办法用自己的真本事赢得顾客,而去走些歪门邪道。近来市场上又出现了以下几种新的陷阱来误导我们消费者,因此,我们在选择装潢时要睁大眼睛,以防受难。

陷阱一:借“风水”揽客

  不知何时起,“家居风水说”成了部分装潢公司在低迷市场下招揽生意的新招。

  这种新招的要诀在于,一定要把业主的新房说成“凶宅”,起码也是“风水不宜”:客厅大门直对主卧室的门,容易影响健康和财运;放床的位置上面有横梁,横梁压顶,影响卧者的事业和健康……总之,问题多多,全家搬进去后轻则破财,重则有性命之虞。最终的目的自然是要业主花高价请他来“避凶趋吉”。

  家居设计考虑室内通风、居住者主观感受是应该的,风水之说则缺乏科学依据,而为了揽客,把业主新居随意说成“凶宅”则实是无稽之谈,归根结底是为了骗进业主的钱以躲避自己倒闭的凶险。

  陷阱二:保护膜“掩护”假塑钢

  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一些人在销售装饰建材时动足歪脑筋。近日,塑钢“阴阳门窗”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何谓“阴阳门窗”?奥妙尽在一张和塑钢“形影不离”的保护膜上。假保护膜可以印上任意一种知名塑钢品牌,连用户告示都可以一模一样。市场上正宗的塑钢材料价格在每平方米200元左右,杂牌、冒牌材料在100元左右。将成本为1.2元的假保护膜贴在100元的杂牌塑钢材料上,一转手,就能卖到 200元正宗材料的价格,差价近100元。这种被保护膜“掩护”的假塑钢,质量更是让人担心,有些用的是回收的材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变脆、变形。

  陷阱三:产品检测也有假报告

  产品检测报告相当于建材的“通行证”,是上市流通的产品所必需的。可如果有人告诉你,就是这种代表着权威与诚信的产品检测报告也有假的,你会怎么想呢?据报道,部分建材市场就出现了假冒伪劣的产品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假冒,主要运用以下手法:

  第一,涂改,然后复印。把别人的拿来当自己的、把这个产品的检测报告拿来改一改复印一下当那个产品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二,过期使用。检测报告的有效期限一般为一年,有的商家为了不再支付年检费而过期使用。

  第三,以外避中。打着国外进口品牌的旗号,拿出“国外”出具的满篇洋文的检测报告,号称比中国的检测程序严格,让人真假难辨。专家解释,不管是哪国进口的产品,只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就一定要有中国相关质量监督检测部门出具的报告。